您的位置: 金裕丰首页 > 行业新闻
中国拟推出对外投资环保指南
【发布时间】  2014-2-10  【作者】  鞍山金裕丰选矿科技有限公司

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,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进军海外。但一些企业经营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影响,也引起了国际社会以及各地公众的广泛关注甚至争议。

相关新闻:

为应对这一新挑战,中国环境保护部(下称环保部)正与商务部合作,着手制定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环保指南,以帮助这些企业,更好地遵守当地环保法规以及国际惯例。

5月19日,在北京举行的首届“金融、环境、发展论坛”上,环保部政策法规司环境政策处处长原庆丹透露了上述信息。他表示,预计这项工作在今年年内有望取得进展。

今年4月10日,商务部曾经发布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(地区)指南》,旨在加快实施“走出去”战略,支持中国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合作,为企业跨国经营提供更加全面、权威的信息服务。首批指南包括了20个国家,这也是中国首次全面编制发布这类指南。虽然在这份指南中也涉及了环保问题,但原庆丹表示,仍有必要推出专门的环保指南,以更具体、规范地指导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合作行为,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环境风险。

统计显示,目前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金额,已经超过了世界银行。这些项目,总体上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;但一些投资项目,尤其是水坝建设,近年来也一直受到包括国际河流网络(IRN)等环保非政府组织的强烈批评,认为这些投资破坏了当地的环境和生态。

在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国际政策研究所的李霞看来,虽然有些批评不够客观,但中国企业仍然不可忽视海外投资中的这些负面声音。

以东盟为例,虽然中国企业的投资只占该地区外资总额的2%。但在缅甸、柬埔寨和老挝等国家,中国的投资已经在直接投资中占到较大比重。因此,在这些国家,中国企业已经开始面对较大的环境压力。

从行业划分看,李霞指出,中国在东南亚制造业、服务业以及房地产业的直接投资,造成的环境影响较小。而直接投资额较大的矿业,爆发负面的环境和社会影响的可能性较大。

此外,中国在水利、公路建设以及林业上的直接投资额虽然不大,但都有可能对东道国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造成负面影响,因此中国企业需要进一步对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调查和甄别。


李霞提醒说,以东盟为例,随着各国政府对于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关注度的逐渐提高,以及公众环境参与意识的逐渐觉醒,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,肯定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力。

虽然从2004年起,在支持中国企业“走出去”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中国进出口银行,就已经出台了绿色信贷的指引;之后商务部、国务院以及国家林业局也都先后出台制度,要求中国企业在海外履行相关业务,以促进在当地的可持续经营。

但鉴于中国在不少地区的投资,仍以中小企业为主;仅仅依靠这些企业的自身努力,可能很难完全适应这种需求。因此,她建议,政府仍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政策,包括尽快推出中国对外投资绿色指南等。

此外,李霞还建议,中国企业也应该从自身做起,向所在国公众发布《可持续发展报告》,以最大程度地通过沟通来消除潜在的紧张。比如,中国第一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,就是跨国能源巨头壳牌1999年在华发布的。

原庆丹也提醒说,中国企业在海外经营中,除了遵守当地环保法规,也必须考虑到国际惯例。毕竟,即使在中国,公众和环保组织也都习惯于以国际惯例来要求外资企业;在海外投资中,中国企业肯定会面临类似的审视和要求。

为期两天的首届“金融、环境与发展论坛”,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、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等四家机构联合主办的。共有来自国外的200多名政府官员、专家学者以及金融从业人员与会,这也是第一次由国际环保NGO、政府机构以及金融行业联合举办的合作论坛。

 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地址:辽宁省鞍山市千山西路甲98-1-5
    电话:0412-8647777
    手机:15842022227    18909806269
    邮箱:asjyf@163.com
    网址:www.asjyf.com.cn

公司微信二维码
法律声明  |  隐私保护  |  联系我们  |  版权所有:鞍山金裕丰选矿科技有限公司   备案号:辽ICP备14003030号-1     技术支持:龙采科技集团